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解,解经中的深意

admin 热门原生

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解,解经中的深意

《波罗蜜多心经》是佛教中的经典之一,也是禅宗中的重要经典。这部经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,如菩提心、空性、缘起、无我等,深受广大佛教信徒和研究者的喜爱和推崇。本文将对《波罗蜜多心经》进行全文注解,解经中的深意。

第一句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

这句话中的“观自在菩萨”是指观音菩萨,她是普度众生的菩萨。而“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”则是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,即智慧的修行。在修行中,我们可以认识到五蕴皆空的真相,这是禅宗中的“空性”。而“度一切苦厄”则是指通过修行,我们可以解脱一切苦难和烦恼。

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注解,解经中的深意

第二句:“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”

这句话中的“舍利子”是指佛教学者。这句话表达的是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思想。在佛教中,“色”指的是物质世界,而“空”则是指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。色不异空指物质世界是空的,而空不异色则指真理和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。另外,“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”则是指五蕴,也是空性的一部分。

第三句:“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

这句话中的“诸法”指的是一切存在的事物。这句话表达了“空性”中的“无常”和“无我”的思想。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空的,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。这些事物也不存在自性,即不存在固定的本质或实体,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“我”。

第四句:“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”

这句话中的“空中无色”是指“空性”中的“空”。这句话表达了诸多禅宗思想,如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和“缘起”。在“空性”中,不存在任何相对的真理,如五蕴、六根等都不存在。这句话也表达了“无上菩提”的思想,即超越一切苦难和烦恼的境界。

第五句:“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

这句话表达了“无上菩提”的境界。在这个境界中,我们不再追求任何得到的东西,因为一切都是空的。通过修行,我们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绊缚,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。在这个境界中,我们不再害怕任何事情,因为我们已经超越了一切相对的真理。最终,我们可以远离颠倒梦想,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。

作为佛教中的一部经典,《波罗蜜多心经》表达了许多禅宗思想,如“空性”、“无我”、“无常”、“缘起”等。通过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和修行,我们可以摆脱一切苦难和烦恼,达到真正的解脱。这些思想也对人类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成为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